北京最权威看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好不容易跨过了这个多事之秋,迎来了年的元旦,我们同时迎来了年的第一波寒潮,也是许多区域几十年不见的寒冷风暴。
然而,比起物理上的寒冷,新闻中也是出现了许多让我们更加心寒的新闻。
年1月1日
巴啦啦小魔仙主演孙侨潞在跨年夜因为心梗而猝死,永远停在了年轻的25岁
年1月4日
一名98年的乌鲁木齐拼多多员工加班至凌晨1点,在下班途中猝死。
年1月8日
河北石家庄突发新冠疫情后,一名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因为过长时间工作,猝死在了工位上……
很难想象,才过去了不到半个月的年,就传来了这么多的噩耗,无不令人心痛与惋惜……
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逝去,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近几年,“年轻人猝死”已经成为了一个屡见不鲜的社会话题。据统计,我国每年有60万人猝死,每一分钟就有一个人猝死去世;在这其中,43%的人在40岁以下。
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些人表面上看不出毛病,但其实他的身体已有一定的病变基础,比如潜在血管问题、心脏问题等,就像地底下的炸弹,给它一个导火索就能引爆。
图源:锐景创意
猝死的罪魁祸首:心源性疾病
临床上一般将猝死分为非心源性猝死和心源性猝死两大类。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75%的猝死都是心源性的。其中,引起心源性猝死的疾病主要包括:
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心室肥厚、心律失常综合征(离子通道病)、冠状动脉痉挛
等等等等……
且这类型的疾病遗传倾向强,一旦近亲中有人莫名晕厥、猝死,其他亲人应高度警惕。
图源:锐景创意
猝死基因变异:死亡风险翻三倍
在近期的美国心脏协会(AHA)年度科学会议上,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团队公布了一项新发现:
在对例心脏性猝死和数千名普通人的分析中,发现了数十种与心脏性猝死相关的罕见基因变异,而大约有1%的普通人,携带这些基因变异!
携带这些基因变异,也与携带者心血管疾病致死的风险,升高到普通人的3.2倍有关!
同时,35岁以上中青年,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病家族史或自身已患相关疾病。好烟喜酒,有不良生活习惯,压力大、心情抑郁的人群,同样也是猝死的高危人群,需要多加注意。
图源:锐景创意
猝死“*金4分钟”:心肺复苏
急救科医生表示:
“万一有人发生猝死,学会心肺复苏远比等救护车重要。”
研究表明,猝死急救的“*金时间”只有短短的4~6分钟,如果在猝死发生的第一时间,身边的人能及时开展正确的心肺复苏等急救,将大大提高急救成功率。
每延迟1分钟,心肺复苏成功率就下降10%!
图源:锐景创意
这次,合康谱·大咖面对面有幸请来了丁邦晗主任坐镇我们的直播间。医院急诊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急症教研室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医,也是一名光荣的援助武汉医疗队队员。
作为一名急诊科临床医生,丁主任将为我们解惑:
冬季频发的猝死的原因?猝死的高危人群有什么样的群体特征?猝死应该如何去预防?心脏复苏的正确做法是什么?等等等等……
等这些问题都将在1月20日晚上7:30的直播中给出专业、实际的回答!寒风不饶人,学习关于猝死的知识不仅尽是对自身的负责,更是对亲人、朋友们的负责。敬请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