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刺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东至这个老市场里,藏着最地道的生活记忆 [复制链接]

1#
下载东至人网APP社交、热点、圈子

每个东至人对于这个小城都有着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或关于一群人,或关于一家店铺,或关于一条街道。

“小商品市场”,相信很多生活在东至的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这里不仅是东至人日常购物的地方,更是记录东至今昔变化、保存东至人情味的场所。

提起小商品市场,你会想起什么呢?

梅梅:小时候是自己去那里买笔、本子之类的,现在是带孩子去买,时间过得真快啊。

zhang:昨天收拾房间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以前和闺蜜一起照的大头贴,两人摆各种姿势好傻,不知道现在那家店还在不在。

小虎:很多记忆啊,上实验小学的时候,每次放学都非要先在那里逛一圈再回去。

liu:最近一次去小商品市场,还是上个月孩子说脚冷,我就带他去那里买老棉鞋,当时也想了老半天才想起来这么个地方。

阿青:最喜欢吃路口一个摊贩卖的炸麻辣,初中在老二中读书,放学也习惯从那里绕路回家。

时间流逝,过去从那里淘到的东西可能已经遗失,但当初那如获至宝的心情仍记忆犹新。

1

旧时东至人的购物天堂

过去,没有淘宝,没有大超市,人们都爱来这里满载而归。

那时,初为人父母的青年们工资也不太高,去小商品市场里给孩子买一件衣服,是个划算的选择。

在小商品市场里买东西,考验父母们砍价能力的时候到了。砍价是门学问,得掌握技巧随机应变,不能砍得太少,会显得底气不足没有经验,也不能砍得太多,会惹恼老板买卖也做不成了。

市场里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最多的还是女装店,毕竟女人的衣柜里总是缺一件新衣。

锅碗瓢盆、床上用品……家里缺了什么,只要来这里都能找到称心意的东西。

2

儿时的小确幸,这里能找到

小商品市场里有很多店铺是卖饰品、小玩具的,小时候女生去那里特别喜欢逛这些店,哪怕有时不买,光看看也是高兴的。

一对对发卡夹在一条长长的硬纸板上,每次去逛饰品店,妈妈只允许买一两对,要在那么多的发卡里挑来挑去,真是难以舍弃。有时就幻想着,要是能全都带回家就好了。

这里每家门面房的面积都不大,各种小商品堆得高高的、挨得挤挤的,有的还会用架子架起来,挂在半空。

读书的时候总爱买各种好看的文具,还要带到教室去炫耀一番。现在离开学校了,偶尔放假也会拉着姐妹去那里,边逛边聊聊学生时代的趣事。

虽然这些小商品不能和大商场专柜里的奢侈品相提并论,但它同样能让我们从单调乏味的生活中解放,收获微小而确实的幸福。

男孩子也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径直跑向玩具摊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变形金刚,或是围在游戏机旁,玩得不想回家吃饭……

3

做费心思的活,留常光顾的客

走进店里,屋子里都是缝纫机的声音,花花绿绿的各种布料挂满了一面墙。

家里的床单、夏天的睡裙、冬天的保暖内衣……翻翻家里的衣柜,也能找到几件出自这里的手工成品,纯棉布料的质感,让人佩服裁缝师傅一针一线的手艺。

临到要去外地上大学,父母总会担心孩子在外穿不暖睡不好,带着孩子来这里订做床上三件套,仔细摸摸布料,还要亲自挑选一番,才能放心。

开裁缝店不仅要手巧,也要心巧,懂得顾客的心思,紧跟时代潮流。这些店铺大多靠的是忠实的回头客,口口相传就有了好的口碑,好的生意。

4

有一些味蕾记忆无法替代

随风飘入鼻腔的诱人香味,让人不得不停下脚步,走向那不断往外冒出香气的来源。

一只煤炉子,炉上架一口锅。刺啦一声油爆声响过,面糊快速定型,勺子轻敲锅沿,饼在锅中翻滚,直至酥酥的表皮金灿灿地泛着光,里面还夹着热乎乎的馅。

小时候爸妈总不让吃街边小吃,但还是心心念念想吃,一放学就往那里跑。

店铺的老板娘的记性总是出奇的好,光顾过三四次的店,老板就能识别人脸并准确知道你的喜好,无肉不欢,每餐总要加个汤。

现在小商品市场还在,有的店铺换了一间又一间,有的还是老店,还是熟悉的人。也不知道现在的小孩还爱不爱逛小商品市场?

\(^o^)/

做一份事业,福一方百姓

东至人网

东至人网三网平台丨东至网络营销中心

10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