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604561.html作者:至真斋主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末,写林黛玉晚上去怡红院看宝玉,不料吃了闭门羹,黛玉“心中益发动了气”,“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转到第二十七回,黛玉回到潇湘馆后,书中写道:“那林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三更多天方才睡了。一宿无话。”书中接着写道:“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每一枝花上,都系上了这些物事。满园中绣带飘飖,花枝招展,更又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中间插入了“宝钗扑蝶”“小红传话”等情节,然后就是重点书写黛玉一边葬花一边咏叹《葬花吟》。追随而来的宝玉“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宝玉听了黛玉咏叹的《葬花吟》联想到诸艳不知所终,斯园斯物不知换了谁姓,这是贾府败家以后的情形。说起黛玉葬花的原因,书中写道:“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
长久以来,人们对“黛玉葬花”和《葬花吟》也是顺着作者描写的表面故事和作者提供的原因来理解的。然而,一场日常生活中小小的误会,就让黛玉联想到自己父母双亡、孤身一人投靠贾府姥姥家,过着“寄人篱下生活”,从而“埋香冢”“泣残红”,咏叹惊天地泣*神的“葬花吟”,总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从第二十七回以前书中描述来看,虽然黛玉从小失去父母,寄身贾府,但是贾府上下对黛玉都是关怀呵护有加。贾母给予黛玉三春小姐的地位,丫鬟婆子配备等同,月例银子一文不少。凤姐关心她,宝玉爱恋她,黛玉就像“自家主子”。有谁如果说黛玉的生活“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那是没有一点依据的。《红楼梦》开篇就告诉我们,这部书采用“贾雨村”(假语存)、“甄士隐”(真事隐)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本身就说明这部书或者有不能明言的隐情,或者涉及敏感的时*,这是在专制时代作者不得已而为之的写作手法。“假语存”敷演的表面故事不是作者所要真正表现的内容,它是为“真事隐”作掩护,其“真事隐”的部分,也就是隐藏在背后的“故事”才是作者真正要向我们传达的内容。
针对“黛玉葬花”和《葬花吟》,如果我们稍稍分析,就会发现作者故意给我们设置了一些看上去不合理的、矛盾的“机关”,其实这是作者让我们破解背后的深意。作者在这里特意书写了“四月二十六日”这个日期,和书中所有的日期一样,如果没有背后隐意指向,作者这么明确交代时间是没必要的。我们吴氏红学研究者“龍乡”梳理了第二十三回宝黛共读西厢的时间“三月中浣”,至第二十七回的“四月二十六日”黛玉咏叹《葬花吟》,这五回文字作者居然采用了记流水账式的写作手法,逐天交代发生的故事。如果从“四月二十六日”反推到第二十五回凤姐和宝玉中魔法,这天正好是三月十九日。①“三月十九日”对明末清初的人,乃至整个清朝人和现代了解历史的人来说,都知道那是什么日子,大明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殉国,同时在清统治者看来也是大明*权的终结。作者在这五回中明确交代了“三月中浣”、“三月二十八日”“四月二十六日”、“五月初三日”等日期,从“四月二十六日”又很容易反推出“三月十九日”凤姐和宝玉中魔法,我们不觉得作者这么写有很深的用意吗?
书中交代“四月二十六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按照古人的历法观念,一交立夏就是夏日了,而不是交芒种是夏日。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个月都有司职花神:“一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莲花,七月玉簪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木芙蓉,十一月山茶花,十二月水仙花。”何来花神退位之说?而且祭祀花神也不是在芒种节,而是应该在二月十二日的花朝节。据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话》记载:“东京(今开封)二月十二日花朝,为扑蝶会。”令人惊奇的是《红楼梦》作者把林黛玉和袭人的生日都安排在二月十二花朝节,而且袭人就姓花。我们要思考作者这么设计的深意是什么?《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的“宝钗扑蝶”,诸艳“祭饯花神”也应该是在农历二月十二日的花朝节,而作者却故意安排在“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难怪批书人说:“饯花日不论其典与不典,只取其韵耳。”“无论事之有无,看去有理。”
我们从《葬花吟》的内容看,黛玉咏叹的是桃花。而“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节的时候早就没有桃花了,黛玉却还在咏叹桃花,作者为啥要这么安排?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第二十三回“三月中浣’,宝玉和黛玉葬花的情节。书中写道:“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宝玉还要把剩余的落花抖进水池,这时候黛玉来了,只见黛玉“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显然黛玉是在葬花。黛玉不让宝玉把花抖进水里,并且说:“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在这里,黛玉很明显流露出对“水”的厌恶之情,跟《葬花吟》咏叹的“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其思想感情前后一致。
宝玉跟黛玉拿《西厢记》唱词开了一阵玩笑。宝玉被袭人叫走后,黛玉又听到了十二优伶演唱的《牡丹亭》。书中写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研红者“闲石”解读说:“这一回引用了《西厢记》(即《会真记》)、《牡丹亭》里面出现的很多现成句子,这些句子都很哀艳,背后其实是为了表现经过清兵大屠杀之后,江南一带尸横遍野的惨象。当时人们来不及掩埋,只好弃尸于河荡上。作者一定亲历此景,所以耿耿于怀,在小说前半部分反复描写,并至《葬花吟》处达到悲愤极点。如朱子素《嘉定县乙酉纪事》中记载:(七月初四日)城之初破,(李)成栋尚在城外小武当庙中。辰刻乃开门入,下令屠城,约闻一炮即封刀。时日晷正长,日入后始发炮,兵丁遂得肆其杀掠,家至户到,是小街僻弄无不穷捜,刀声砉砉然达于远迩,乞命之声嘈杂如市。所杀不可数计,其悬梁者、投井者、断肢者、血面者、被斫未死、手足犹动者狼藉路旁,弥望皆是,投河死者亦不下数千百人。三日后,自西关至葛隆镇浮胔满河,舟行无下篙处,白膏浮于水面,岔起数分。妇女寝陋者一见辄杀,大家闺秀及民间妇有美色者掳入民居,白昼当众奸淫,恬不知愧。疁俗雅重妇节,其惨死者无数,然乱*中姓氏不传矣。”②
我同意“闲石”的观点。《红楼梦》作者通过明朝戏曲家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惊梦》里的唱词,唐朝诗人崔涂《春夕》的诗句,南唐后主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的词句,元朝戏曲家王实甫《西厢记》里的唱词,一步一步地引导我们往唱词背后的隐意联想。如果我们只是欣赏《牡丹亭》唱词表面的意思,正如黛玉所说“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那么也就理解不了这《牡丹亭》艳曲为啥警黛玉芳心?《西厢记》《牡丹亭》里的唱词为啥又跟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国之音联系在一起?第二十三回回末最后一联“妆晨绣夜心无矣,对月临风恨有之。”作者进一步启发我们思考,为啥黛玉不再有心思早晨化妆夜晚刺绣,而迎风望月心里萌生恨意?如果我们把《红楼梦》的时代背景移到明末清初,按照“龍乡”先生根据书中流水账式的时间梳理,一切疑惑就迎刃而解了。原来“三月中浣”宝黛共读西厢是在三月十一日,崇祯殉国的甲申年(注:我不能书写这年的公元年号,因有的平台对某个数字组合设置了禁忌词。由此可见一些日期也是有特定意义需要避讳的,在古代也是如此,比如三月十九日已经成为崇祯殉国和明亡的专属词)三月十一日,这一天,李自成的起义*占领了宣府,直指北京。三月十五日,农民*抵达距离北京城区华里的居庸关。三月十六日,农民*过昌平,抵沙河。三月十七日,农民*抵达西直门,以大炮轰城。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帝秘密谈判,未果。三月十九日,崇祯殉国。
在明末清初时代背景下,这个明确交代的时间段,对明朝有很深感情的明遗民作者利用戏词勾起读者对不堪回首往事的回忆,祭奠崇祯、殉国的志士和无辜死难的国民,这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回末对联“妆晨绣夜心无矣,对月临风恨有之。”是作者借黛玉的形象表达对满清的憎恨和对明朝的怀念。《红楼梦》的很多意象隐语借鉴了明遗民诗文的写作手法。在明遗民文人的语境中,“月”隐喻明朝,“风”隐喻满清。例如,曾经参加抗清斗争的明遗民王夫之晚年生活穷困潦倒,即便在病中他也拒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礼物,并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自己的情操:“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清”隐喻清廷,“明”隐喻明朝。明遗民吕留良的诗《述怀》:“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这里的“明”和“清”的寓意跟王夫之对联一样。徐骏,字冠卿,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恩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康熙朝刑部尚书徐乾学之子,顾炎武的甥孙。雍正八年(年),因有诗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等,他被人揭发“讥讪悖乱之言”,经刑部等衙门议奏,被处死。⑶在清初明遗民诗文中,用“月”“红”“花”“春”等表达对明和南明的感情,用“风”“清”“水”“金”等表达对清廷的憎恨,是普遍写作手法,也是明遗民文化圈共同语境下心照不宣的隐语。⑷
《葬花吟》咏叹凋零的桃花按说应该安排在第二十三回暮春,可是作者却安排在了第二十七回夏日“芒种”的仲夏时节。作者这么做拓宽了隐写的历史事件,进一步加深了《葬花吟》的思想内涵。对于那些把《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定位于明末清初的研究者来说,大多认为《葬花吟》是在隐写“扬州十日”,黛玉哭泣葬花是对抗清志士的祭奠。吴雪松在《黛玉葬花为何在四月二十六日?隐藏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一文写道:“黛玉于四月二十六日,长歌当哭,以葬花的形式,纪念那个悲壮的历史瞬间,是这段情节的高潮。葬花其实是葬华的意思,悼念华夏亡*,这才是黛玉葬花的真正用意。”红友“兰国沧海客”在《被错解三百年的黛玉葬花》一文写道:“请注意‘残红’二字,再联想《葬花吟》里的‘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红,乃朱也,桃花片片残红,正是明亡时朱明子民悲惨命运的写照。林黛玉葬的不是花,葬的是残红。那满地堆积、四处飘零的残红落花,不正是被无辜屠杀的血泪斑斑、白骨累累的尸骸吗?林黛玉怎么不哭、怎能不痛?因为红豆也好,绛珠也好,枫露也好,都是‘红色的珠子’,都是喻指‘血泪’也。而《葬花吟》,是作者借林黛玉之口,将明朝遗民心中的‘血泪’,淋漓尽致地倾洒了出来。这也正好印证了当年蔡元培、潘重规等人的判断:《红楼梦》确为‘悼明’之作!”张贻柱在《〈红楼梦〉书中日期的反清用意》一文写道:“如果按照书中日期的提示,再结合黛玉《葬花诗》的措辞,就会发现,这首广为人知的《葬花诗》,原本就是作者进行鲜明的‘反清吊明’的‘反诗’。书中说:‘(林黛玉)正是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在这里,作者用一语双关的高超的艺术手法,含蓄又明白的指出,黛玉的《葬花诗》,其实是‘一腔无明’的发泄!作者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开头,‘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暗示出当年扬州城血肉横飞、尸骨遍地的惨烈;以‘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暗示出当年扬州几乎是万户萧疏人绝城空的凄惨。”⑸研红者“闲石”在《风扫乱红堕天涯》一文中说:“《葬花吟》是小说的一个高潮,也是一首文辞凄美的优秀诗歌。花即华,本诗所哭唱的是一曲华夏悲歌,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的一次浩劫。无数人头落地后,换来又是清朝严酷的统治。明末清初松江诗人田茂遇《三月十九日雨》有下面几句:‘燕啄鸠呼春事赊,伤春无奈旧年华。金卮欲覆愁芳草,玉笛还吹怨落花。’三月十九日就是崇祯皇帝的忌日,由此可知‘落花’与甲申国变扯不断的关系。”红友赵文夕的父亲也是红迷,老人早在年12月13日的研红笔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黛玉葬花实葬扬州十日。”
以上研究者把《葬花吟》中最重要的意象“落花”隐意,理解成“抗清志士的英*”、“被无辜残杀的百姓血肉尸骨”、“覆亡的朱明江山”、“被摧残的华夏文明”等,这些理解都是正确的。我需要补充的是,在“四月二十六日”芒种“饯花日”咏叹暮春三月纷纷飘落的桃花,也是对殉国的朱明皇帝朱由检的祭奠,因他殉国导致明朝子民“嫁与东风春不管”“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红消香断有谁怜”。农民*、清*为争夺华夏统治权与明*进行厮杀,清*为征服反抗者几十次屠城。造成整个中国“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的惨景。大明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大多是顺服的“奴才”。面对那个生灵涂炭的黑暗年代,《红楼梦》作者在满清文字狱的文网下,不禁发出“亡种”的悲呼,故而特意把饯花日安排在“芒种”日,“芒种”谐音“亡种”。
《葬花吟》之所以葬桃花,一是因为桃花是暮春三月花神;二是因为桃花的花语是爱情,这符合作者敷演的“假语存”表面故事;三,桃花是“桃源”“桃花源”的指代。桃花源即世外桃源。晋代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世界。后遂用以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亦指理想的境地。诗人有时候就用“桃花”指代“桃花源”。例如,王安石《渔家傲·隔岸桃花红未半》:“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惆怅武陵人不管。清梦断。亭亭伫立春宵短。”陆游《泛舟观桃花》:“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南宋遗民谢枋得《庆全庵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袭人抽的花签就是谢枋得这首诗的句子“桃红又是一年春”,寓意袭人没有家国观念,明亡了她就是新朝的臣民,故而“桃红又是一年春”。作者设计袭人跟黛玉同一天生日,然而同一天生人命运却不同,黛玉葬了桃花不再有第二春,以表达对满清残酷统治的绝望。庚辰本批书人说:“《葬花吟》是大观园诸艳之归源小引,故用在饯花日诸艳毕集之期。”“归源”不是到理想之地,而是到阴阳两隔的另一个世界。
跛足道人给贾瑞一面“风月宝鉴”镜子,反复叮嘱他要看镜子的背面,其实也是要我们看本书的背面。《红楼梦》的另一个书名就是《风月宝鉴》,而“风月宝鉴”的正面是美女,是作者敷演的表面故事,目的一是掩护“真相”,二是吸引我们读下去;背面是骷髅,是被满清统治者掩盖的血淋淋的历史真相。批书人在这里也一再提醒我们看这部书的方法:“此书表里皆有喻也。”跛足道人开悟贾瑞的方式,与警幻仙姑开悟宝玉的方式类似。警幻仙姑是用写有金陵十二钗命运判词的簿册、预示金陵十二钗命运的《红楼梦曲》和“千红一窟(哭)茶”“万艳同杯(悲)酒”来警示开悟宝玉。在第八回通灵玉嘲讽诗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之语,通灵玉影射传国玉玺,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围绕着统治权之争有多少无辜的生命被残杀!甲戌本凡例结尾诗曰:“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作者告诉我们,《红楼梦》这部书不只用血泪写成的,而且字里行间都渗透着血泪,我们只有读出血泪来才看懂了这部书。
(未完待续)
年9月27日完稿
参考文献
①龍乡《红楼梦宝黛共读西厢记,表达了什么?》
②闲石《红楼扫残录——红楼梦背后的兴亡史》,岳麓书社,
③郭成康、林铁钧《清朝文字狱》,故宫出版社,
④吴雪松《红楼梦中一些风物的特殊寓意是解读思想内涵的关键》
⑤朱光东《〈红楼梦〉汉民族精神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
———————————————————
校对:王华东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