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刺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子养亲汤治疗胸腔积液心衰哮喘的验案 [复制链接]

1#

三子养亲汤,为中医经典祛痰剂,具有温肺化痰,降气消食之功效,临床上与其他方药配伍,治疗悬饮、心悸、喘证等多种疾病,疗效满意。

三子养亲汤是由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所组成。主治咳嗽喘逆、痰多胸痞,舌苔白腻,脉滑等症,笔者于临床中,常与其他方药配伍,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

一、悬饮(胸腔积液)医案

何××,男,40岁,农民。患者咳嗽气急胸痛已有半年余,咳嗽呼吸牵引左侧胸胁作痛更甚近两月。半月来,躺卧时只能向右侧,稍动则感胸闷气急。

体检:左侧肋间饱满,叩诊左侧胸部上、中、下呈实音,心浊音界消失,听诊左侧肺部呼吸音消失,心脏稍向右侧移位,在胸前右侧才能听到心音,X光胸透报告:“左侧肺部有一片均匀密度增高模糊阴影,心脏向右移位。意见:左侧胸腔积液。”

诊时面色暗*,身体消瘦,咳喘不止,胸胁刺痛,肋间胀,满时吐稀沫,舌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施治:饮邪停聚胸胁,三焦气运受阻,升降失常。治宜顺气降逆,化痰逐水。以本方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处方:玉苏子9克,莱菔子9克,白芥子9克,葶苈子9克,瓜蒌皮10克,川椒目8克,炒枳壳8克,白茯苓10克,服七剂。咳嗽气急胸痛等症减轻,尿量显著增多,每天晨起咳吐大量痰沫,吐后胸胁部则感舒适。继以此方去椒目加大枣七枚以扶正祛邪。

十剂毕,诸证悉退。一周后X光复查报告:“左下胸有一片均匀增高阴影,余肺清晰,心脏大小正常。意见:左下胸膜增厚。”

按:《金匮·痰饮咳嗽脉证并治》:“……饮后水流在肋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本例因病久体虚,脾肾不足,胸阳不展,水湿停聚胸胁,潴留成饮。前人说治肺是“导水必自高源”,使肺肃降有权,饮邪方可外出,故以“三子”顺气降逆,伍入葶苈子等药有泻肺行水之功,因而其效甚捷。

二、心悸(心力衰竭)医案

程××,女,43岁,家务。患者于十年前出现关节游走性疼痛,近三年来,渐感心悸,气短,活动加剧。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最近三个月来,前症加重,腹部及下肢有明显浮肿。

体检: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与少许哮鸣音,心尖搏动在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三厘米,心向左扩大,心音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性杂音和舒张期雷鸣音,向左腋下传导,心律不整,心率次/分钟,腹部膨大,肝脾末能触及。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闭锁不全)并且心力衰竭。

会诊时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心悸气喘,不能平卧,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痰多泡沫,口唇青紫,舌体嫩胖,苔灰腻,脉结代。

辨证施治:心肾阳衰,水道不利,水气上凌心肺。治以肃肺降逆、温运阳气。以本方合真武汤加减。

处方:玉苏子8克,莱菔子8克,白芥子8克,制附片9克,生姜皮8克,炒白术9克,白茯苓10克,赤小豆15克。服三剂。气急心悸稍有改善,守原方续服二剂尿量见多,浮肿消半,后按上方减去附子、生姜皮,加桂枝6克,炙甘草10克共服十五剂,诸证显著好转而出院。一月后随访,疗效稳定,尚能干些轻微家务。

按:《证治汇补》说“有阳气内虚,心下空豁,状若惊悸……。”“有饮停水气乘心者……故筑筑跳动。”本例是心肾阳衰,血脉凝滞,水道不利所致,病情颇为严重。因阳虚水泛,膀胱气化不利而浮肿,尿少;水气上凌心肺则心悸、咳喘;脉结代,口唇青紫为心阳肾衰,血脉凝滞,故以“三子”肃肺降逆,使水道通调,又以真武汤温运阳气,共奏其效。

三、喘证(自发性气胸)医案

程××,女,16岁,学生。因气急紫绀,胸闷二十余天。于年9月27日入院。

体检:胸透发现右侧胸部透亮度增加,无肺纹,肺组织压缩约30-40%,纵膈向左移,诊断为“右侧自发性气胸”。入院后行胸腔穿刺抽气,并使用抗菌素、氨茶碱等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而转中医治疗。

刻诊时,见气喘尤甚,张口呼吸,不能平卧,咳嗽痰多,痰质粘腻,咯出不爽,垢中痰声漉漉,胸闷食少,口唇指甲青紫色,舌苔白厚而腻,脉滑。

辨证施治:痰浊上壅于肺,气道被阻,肺气不得宣降。治以宣肺降逆,化痰平喘。以本方合定喘汤加减。

处方:玉苏子6克,白芥予6克,莱菔子6克,净麻*5克,煨白果5克,款冬花6克,桑白皮5克,杏仁6克,厚朴6克。服二剂,气急胸闷减轻,守原方续服三剂已能平卧,嘱其再进七剂,临床症状悉除,病情基本告愈,经胸透复查正常而出院,两月后随访,未见复发,能正常上校学习。

按:《仁斋直指》“肺主气也,一呼一吸上升下降,营卫息数,往来流通,安有所喘?唯夫邪气伏藏,痰涎浮涌,呼不得呼,吸不得吸,于是上气促急,填塞肺脘,激动争鸣,如鼎之沸而喘之形状具矣。”中医虽无“气胸”之名,但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属痰浊阻肺,气机宣降不利。以“三子”宜肺降逆,定喘汤豁痰定喘,故能收显效。

讨论:上述所举三例,病名虽异,病机则同,都是痰饮阻塞气机,影响肺的肃降,产生咳逆,痰多胸痞,苔腻,脉滑等共同症状,均采用“三子”顺气,降逆,化痰的同一方剂。又因病机相同,病因各异,所以在配伍不同的方药上又有区别,如例一是饮停胸胁,例二是阳虚水泛,例三是痰浊阻肺,分别配伍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行水,真武汤温阳利水,定喘汤祛痰定喘,均获满意效果。

总之,在辨治中要注意“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根据情况有的放矢,灵活运用方药,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道医视频号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道医问诊咨询,添加

⊙投稿合作: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