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竞“碳”喜忧参半
如果缺乏第三方介入,不免担忧这个市场也会因为主体参与交易意愿不强,从而缺乏流动性、无法形成价格机制而成为 死水一潭 。
8月16日,上海成为继北京之后,第二个正式宣布将在2013年启动碳交易试点的城市。双城竞速由是开端。
2012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宣布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7省份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要求2015年建成碳交易市场,并向全国范围推广。
北京、上海均提前交出答卷,中国碳交易市场在跌跌撞撞中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相较此前的北京方案,上海方案更显具体,至少涉及二百多家工业和非工业企业,这还不包括进入试点 报告圈 的重点用能单位和新增排放企业,他们虽暂不进入 交易圈 ,但将被要求建立碳排放报告制度,为下一步进入碳交易市场做准备。
尤为难得的是,上海已经基本摸清上述二百余家企业的排放清单,至少从参与这两个城市碳交易体系设计的内部人士观点来看,上海纳入 交易圈 的企业肯定要多于北京,基础数据摸底工作也更为扎实,更显得 有米下锅 。
即便如此,北京和上海也已将其余几个试点城市甩在了后面。此前被业内人士看好的深圳碳交易试点目前进展缓慢,其重点似乎放在对于辖区内企业的碳盘查工作上,这一定位对于本该推进碳交易体系整体设计的交易所是否合适,还有待商榷。而据了解,湖北、广东两省的碳交易试点工作则仍然处于课题研究阶段。
碳交易试点正式启动,留给先行者北京和上海尚有不足一年的时间,而可预期和不可预期的 烦恼 相信也会接踵而来。
在交易主体选择之后,下一步的工作首先将是如何分配配额。从试点方案公布的细则来看,双城基本都采取的是 以历史排放为主,行业基准为辅 的基线,分配额度则先期 以无偿分配为主 。免费额度分配的多,则造成供大于求,无法形成交易的动力;免费额度分配过少,则在碳交易初期会挫伤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欧盟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期,就曾经面临此类问题,导致碳价一度触底为零。
此外,核查体系、交易规则和平台、补偿机制、注册登记以及市场监管、履约与处罚机制等环节,一环扣一环地决定着整个交易机制的完整与成功与否。
相形之下,人们更需要担心的问题,或许应该是碳交易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
从欧盟排放交易市场的经验来看,价格信号准确反映市场排放权供需状况是排放交易体系有效配置环境资源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在2005年1月实施时,就有7家经纪人和20家大的能源供应商和大的银行加入。随着这些相关机构陆续加入,排放权交易市场体量随之变大,流动性变高。
而从目前北京和上海的方案来看,还十分缺乏第三方即包括银行、能源供应商等在内的中间交易机构的介入。如果缺乏这一重要的环节,即使未来建立了碳市场,也不免担忧,这个市场也会因为主体参与交易意愿不强,从而缺乏流动性、无法形成价格机制而成为 死水一潭 。
在这方面,先行的决策者们或许不仅可以借鉴欧盟的经验,更可以借鉴一些中国期货市场早期发展的经历,尽早形成中国自己的、真正的碳交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