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刺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王杨淦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理念的转变
TUhjnbcbe - 2021/4/9 19:36:00

了解一个疾病,首先要从它的症状开始,心脏病的症状是什么?清楚了症状,我们才能初步判断自己是否患有心脏病,然后再医院进行进一步筛查和治疗,最后疾病才能远离我们!那么心脏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1:耳鸣

心脏病人不同程度地出现耳鸣,这是因为内耳的微细血管变化比较敏感,心血管动力学上出现异常尚未引起全身反应时,耳内可以得到先兆信息。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2:打鼾

睡眠打鼾是心脏仍处于工作状态的表示,是心脏病的警报信号,应作为诊断心脏病的依据之一。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3:肩痛

心脏病患者肩痛者约占病人总数的65%左右,这是与血液流动动力学及神经走向有关。特别是左肩疼痛尤烈者,应经常注意自己的心脏情况。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4:胸痛


  心脏病患者表现的胸痛,多在劳动或者运动之后,多发于胸骨后,常放射至左肩、左臂,疼痛时有一种胸部紧缩样感觉。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5:呼吸困难

 心脏病人胸闷,呼吸困难多与肺郁血有关,故常发生在夜间、卧位时,坐位时减轻,为阵发性。活动与上楼也可发生。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6:水肿


  心脏负荷过重致静脉回流受阻,远端血管充血发生水肿,也是心脏病人常见症状。除心衰外,轻微水肿往往是先兆症状。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7:脸色灰白

如果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这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脸色呈暗红色,这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如果呈苍白色,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8:鼻子发肿


  如果鼻子硬梆梆的,这表明心脏脂肪累积太多。如果鼻子尖发肿,表明心脏脂肪可能也在肿大或心脏病变正在扩大。此外,红鼻子也常预示心脏有病。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9:皮肤呈深褐色


  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皮肤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这与机体组织长期缺氧,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有关。皮肤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说明心脏缺氧,血液中的还原血蛋白增多。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10:频频脱发

秃顶与心脏病相关的可能在于一种导致秃顶的男性激素二氢连睾丸素酮在作怪,这种东西可能影响血液中栓塞动脉的胆固醇的含量。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11:腿痛

有些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表现出来的却是下肢放射性疼痛,这种疼痛有的放射到单腿,有的放射到双腿;有的放射到大腿,有的则放射到小腿。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12:呼吸短促

在轻微活动和安静时,常出现呼吸短促,但并不伴有咳嗽、咳痰。这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来源:医院

心内科

ing

●扫码

TUhjnbcbe - 2021/4/9 19:36:00

结构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心脏或大血管解剖结构异常,导致以心脏病理生理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心脏疾病。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

一、结构性心脏病的特点

1.心脏或大血管解剖结构异常,血流动力学紊乱。

2.心脏早期电重构和晚期结构重构。

3.临床表现以心功能不全为主。

4.常合并心律失常,以房颤多见。

二、结构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流行病学

结构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危险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心衰、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其他。其中,心衰是房颤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1.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最常见的病因是房间隔缺损。丹麦的一项文献报道显示,房间隔缺损患者房颤的发病率为6.6%~10.2%。此外,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艾森曼格综合征等也可导致房颤的发生。

2.瓣膜性心脏病

包括二尖瓣狭窄、二尖瓣返流及主动脉瓣狭窄等,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瓣膜退行性病、先天性瓣膜畸形。炎症反应和心房重构可能参与了房颤的发生。国外文献报道,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中30%~40%合并房颤,有症状的二尖瓣狭窄患者中合并房颤的比例高达40%~75%。主动脉狭窄患者仅5%合并房颤。

3.心肌病

常见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成人心肌病患者房颤的发生率为15%~25%。

三、结构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治疗策略1.病因治疗

针对结构的异常,给予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包括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等。

2.心室率控制

心室率推荐控制目标:静息状态下80~次/分,部分合并严重心衰者,治疗初期~次/分,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控制在80~次/分。

常用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地高辛。通常单药治疗效果差,可加用胺碘酮。射频消融术和起搏器植入适用于难治性房颤,窦性心律不能维持,或心室率不能控制者。

3.节律控制

与心室率控制相比,目前尚无相应的大型临床试验证明,结构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维持窦性心律对提高生存率存在优越性。但心室率控制良好时,应考虑节律控制。患者若为长时间持续性/永久性房颤,不考虑节律控制,此时应给予心室率控制和抗凝联合治疗。

4.抗凝治疗

房颤的主要危害是血栓栓塞,因此,房颤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预防栓塞(脑卒中)。抗凝治疗仍然是目前防治房颤血栓栓塞事件的主要方法。结构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抗凝治疗以口服药物为主,常用药物为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抗凝的同时需注意出血风险。

1先天性心脏病

华法林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目标值为2.5,范围为2~3,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标准。

2瓣膜性心脏病

风险分层不依赖CHA2DS2-VAsC评分。风湿性瓣膜病合并房颤的患者,与窦性心律相比,发生栓塞的风险增加7倍。华法林INR目标值为2.5,范围为2~3。有效抗凝后若仍发生体循环栓塞,加用阿司匹林50~mg,1次/日;或将华法林INR目标值提高到3.0,范围为2.5~3.5。

对于拟行瓣膜扩张的患者,经食道超声检查以排除左心房血栓。若存在左心房血栓,则INR目标值需在2.5~3.5,待左心房血栓消失后再行介入治疗。

其他瓣膜疾病,如二尖瓣脱垂合并房颤、二尖瓣钙化合并房颤、主动脉瓣疾病合并房颤,华法林INR目标值为2.5,范围为2~3。

3心肌病

不依赖于CHA2DS2-VAsC评分,直接启动抗凝治疗。华法林INR目标值为2.5,范围为2~3。

华法林由于安全范围窄,需反复监测凝血指标,且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应用受限。长期随访发现,无论哪一年龄段,华法林的停药率均非常高(60%的患者不能继续坚持服用)。

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虽然可显著降低栓塞风险、死亡率和出血,无需监测INR,但RE-LY、ROCKET-AF、ARISTOLE等研究显示,其出血风险依然存在,且中断治疗的比例较高,这可能与治疗费用高有关。

约90%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源自于左心耳,通过左心耳封堵术闭塞左心耳,可达到预防血栓栓塞的目的。国外资料显示,接受左心耳封堵术后,可减少90%以上的血栓发生。对于长期口服抗凝治疗存在禁忌证的高危卒中患者,可考虑左心耳封堵术。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杨淦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理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