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属“心痹、惊悸、怔忡、喘证”等范畴,多由风湿病邪侵犯血脉后日久伤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所致。心受邪扰,阴血耗伤,血少则心气弱,心气虚弱,则血脉不畅,而致气滞血淤。心气虚亏,日久阴亦虚,故见心下动悸,唇甲舌质或面部的青紫等症。
心脉痹阻,肺脾肾的功能受到影响,出现:
1.肺气壅塞,肃降无权,发为喘咳;
2.脾肾受累,气不化水,可形成浮肿;
3.水饮上凌心肺,则心悸喘咳而不得卧。
心脏瓣膜病变类型
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狭窄或关闭不全常同时存在,常以一种为主。
心脏瓣膜的病变,使得心脏在运送血液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如瓣膜狭窄,使得血流阻力加大,为了射出足够的血液,心脏则更加费力地舒张和收缩,这样使心脏工作强度加大,效率降低,心脏易疲劳,久而久之造成心脏肥大。如二尖瓣狭窄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左心房压力的增高,导致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形成肺淤血。肺淤血容易引起以下症状:
①呼吸困难;
②咳嗽;
③咳血,可出现声音沙哑和吞咽困难之症。
1.二尖瓣关闭不全
75%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发生房颤,房颤可增加左心房的压力。左心室容量过大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是患者心悸气短的另一重要原因。病变的后期可有肺水肿、咯血和右心衰竭。
2.主动脉瓣狭窄
瓣口重度狭窄的病人大多有倦怠、呼吸困难(劳力性或阵发性)、心绞痛、眩晕或晕厥,甚至突然死亡。
3.三尖瓣狭窄
可同时存在二尖瓣狭窄。患者较易疲乏,常诉右上腹不适或胀痛及周身水肿。颈静脉的明显搏动常使患者颈部有一种扑动性不适感。由于胃肠道的淤血,患者常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嗳气等。少数患者还可发生晕厥,周期性发绀或胸骨后不适,可有呼吸困难。
4.三尖瓣关闭不全
无肺动脉高压的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症状相对较轻。肺动脉高压及三尖瓣关闭不全并存时,心输出量降低,右心衰竭症状明显。症见:乏力,全身水肿,腹腔积液及肝淤血引起的右季肋区和右上腹胀痛。有颈部或腹部静脉搏动感,在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更为明显。有时可有眼球搏动,部分患者可有轻度*疸。许多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中,病情逐渐发展时,由并发存在的二尖瓣病变所引起的肺瘀血可减轻,但虚弱、乏力及其他心输出量下降症状变得明显。
5.联合瓣膜病变
联合瓣膜病变有以下几种组合形式:同一病因累及2个或2个以上瓣膜,最常见为风湿引起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或其他瓣膜病变;其他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同时侵犯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或肺动脉瓣。
病变源于1个瓣膜,随着病情发展可影响或累及另一个瓣膜,导致相对性狭窄或关闭不全。如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可引起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可使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引起右心室扩大而导致三尖瓣关闭不全。2种或2种以上病因累及不同瓣膜,如风湿性二尖瓣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瓣炎。联合瓣膜病变对心功能能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多的瓣膜病变比单个瓣膜病预后更差。
初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下肢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心功能丧失代偿的表现。
中医辨治分为:
1.心脏淤阻型
治宜:活血化淤,宁心安神
饮食建议:红花6克、桃仁10克、杏仁8克粥
2.气血两亏型
治宜:益气养血。
饮食建议:*参15克、生*芪30克、当归、桂圆肉、枣仁各10克、茯苓15克炖土鸡
3.心肾阳虚型
治宜:温阳利水
饮食建议:制附子10克(开盖先煎15分钟)白术15克、生*芪15克、茯苓20克、生姜皮10克炖猪蹄
注意事项
1.防治链球菌感染
防止因呼吸道感染引起风湿活动、加重病情。
2.劳逸结合
适当做些轻体力活,适当的运动,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3.静以养心
精神内守,情绪平稳,避免增加心脏负担,造成心功能不全。
4.合理饮食
适量限制钠盐,切忌食用盐腌制品,减少高脂肪饮食;缓进饮料;吃些水果如香蕉、桔子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