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刺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疾病小常识风湿性心脏病
TUhjnbcbe - 2022/3/11 16:36:00

疾病小常识

风湿性心脏病

疾病简介

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heartdisease,RHD),简称风心病,是由风湿热重度发作或者反复发作后导致的心脏瓣膜损害,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风湿热是由咽喉部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的全身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关节、心脏、皮肤和皮下组织。

疾病预防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摄入均衡营养避免营养不良、保持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等,可以降低链球菌感染的发生率,也是预防风湿性心脏病的关键。

已感染链球菌的患者应积极地接受治疗,如根治扁桃体炎、龋齿、副鼻窦炎等慢性病,可预防和减少风湿性心脏病发生。

●●●

发病特点

典型症状

初期常无显著症状,后期表现为胸闷、心慌、气短、乏力、咳嗽、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轻症患者可仅有心悸、气促加重,或仅有头晕、疲乏、软弱无力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心力衰竭至死亡有的表现为动脉栓塞及脑梗死,最终导致死亡。

伴随症状

急性风湿热重症患者除了心脏瓣膜受累外,可同时存在风湿热其他症状,包括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所致不由自主的舞蹈样动作、多汗、鼻出血、瘀斑、腹痛等。

●●●

疾病护理

改善居住环境,避免人口稠密的环境。

注意防寒、防潮,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生活可由家人协助。

鼓励患者适当锻炼身体,但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

饮食以低盐低脂饮食为宜,需均衡营养,预防营养不良。

●●●

疾病诊断与治疗

诊断

当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时或伴随有皮肤红斑、皮下结节、关节炎等症时应及时就诊。

即便没有感染,但出现心慌、气短、乏力、咳嗽、水肿等症状时,也需要及时就诊。

就诊时医生可能会问如下问题:

疾病史、感染史、生活状况;

出现哪些症状,有无发热、心悸、气短、咳嗽等症状。

医生接诊后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体征即会初步怀疑该病,通过进行一系列的相关检查,如链球菌感染指标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血管造影、X射线检查等,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可诊断该病。

治疗

一般治疗措施

注意保暖,避免潮湿和受寒。

卧床休息,待体温正常、控制心动过速、心电图改善后,继续卧床休息3~4周后恢复活动。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急性风湿热治疗

急性风湿热重度发作时可导致心脏症状,及时给予抗炎治疗、抗生素治疗和心力衰竭?处理。

消除病因

对风湿热患者启动抗生素治疗,消除链球菌感染常用苄星青霉素,减少对心脏瓣膜的损伤。

抗炎治疗

采用抗炎药物,包括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等。只要耐受良好,抗炎治疗应当持续至所有关节症状都消退。

风湿性心脏病治疗

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应根据疾病严重程度,以一定频率定期进行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评估,安排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及时处理好并发症。

如出现心力衰竭时,可以给予利尿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治疗。

如出现心房纤颤,需控制和消除心房颤动,常使用胺碘酮。如出现持续或永久性房颤、有栓塞病史或影像学检查有左心房血栓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使用抗凝治疗,常用药物为华法林,对于新型口服抗凝药则应由专科医生谨慎评估是否适用。

手术治疗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且无症状者一般不需要手术,有症状且符合手术适应证者,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瓣膜修补手术和人工瓣膜置换术。

瓣膜修补手术

包括单独或联合使用人工瓣环成形术、瓣叶增厚纤维组织剥离、瓣叶钙化灶切除补片修补,以及腱索增厚、融合的矫治等。

人工瓣膜置换术

即对病变的瓣膜进行人工瓣膜的置换,二尖瓣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

-END-

●●●

●●●

1
查看完整版本: 疾病小常识风湿性心脏病